用创新的技术,为客户提供高效、绿色的驱动解决方案和服务

以科技和创新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公司新闻

数据安全治理(数据安全治理规划包括)

时间:2024-08-18

数据安全法哪年实施

1、数据安全法开始实施的时间2021年9月1日起。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是为了规范数据处理活动,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开发利用,保护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制定的法律。

2、年6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法律依据:第一条 为了规范数据处理活动,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开发利用,保护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制定本法。

3、年6月10日,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并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数据安全法作为国家安全法律体系的一部分,既要解决现有数据安全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又要符合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整体性要求,避免过度介入应由其他法律规制的领域。

4、数据安全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为我国的数据安全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它规范了数据处理活动,明确了数据安全监管要求,加强了跨境数据流动的监管,对于保障个人隐私、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治理包括哪两大体系

1、数据治理包括两大体系:数据管理体系和数据治理体系。这两个体系相互配合,共同确保组织对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合规性。

2、数据治理是指从使用零散数据变为使用统一主数据、从具有很少或没有组织和流程治理到企业范围内的综合数据治理、从尝试处理主数据混乱状况到主数据井井有条的一个过程。

3、- 数据质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和可靠性。- 数据安全:保护数据免受未授权访问、篡改或丢失。- 数据共享服务:提供数据的共享机制,以便跨组织或部门协作。 对于数据治理,虽然存在多种最佳实践和行业标准,如DMBOK(数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等,但并没有全球统一的标准。

4、数据治理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安全治理、数据集成管理、数据流程管理、数据标准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指的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等方面的管理。通过对数据进行清洗、校验、比对等措施,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信度,从而支持更有效的决策和业务运营。

5、数据治理包括哪几个方面如下:元数据:采集汇总企业系统数据属性的信息,帮助各行各业用户获得更好的数据洞察力。数据标准:对分散在各系统中的数据提供一套统一的数据命名、数据定义、数据类型、赋值规则等的定义基准,并通过标准评估确保数据在复杂数据环境中维持企业数据模型的一致性、规范性。

6、其实每个数据治理的领域都可作为一个独立方向进行研究治理,目前总结的数据治理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数据标准、元数据、数据模型、数据分布、数据存储、数据交换、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数据质量、数据安全以及数据共享服务。

数据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什么管理制度

1、数据安全法建立健全什么管理制度数据交易管理制度、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根据我国《数据安全法》规定,维护数据安全,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提高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国家建立健全数据交易管理制度,规范数据交易行为,培育数据交易市场。

2、规定国家建立集中统高效权威的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信息共享、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加强数据安全风险信息的获取、分析、研判、预警工作。(3)数据安全应急处置机制。要求对于发生数据安全事件的,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防止危害扩大,消除安全隐患。

3、国家网信部门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负责统筹协调网络数据安全和相关监管工作。 第七条 国家保护个人、组织与数据有关的权益,鼓励数据依法合理有效利用,保障数据依法有序自由流动,促进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发展。

4、国家建立数据安全审查制度,对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数据处理活动进行国家安全审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第二十四条 国家建立数据安全审查制度,对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数据处理活动进行国家安全审查。依法作出的安全审查决定为最终决定。

5、第十八条 国家促进数据安全检测评估、认证等服务的发展,支持数据安全检测评估、认证等专业机构依法开展服务活动。国家支持有关部门、行业组织、企业、教育和科研机构、有关专业机构等在数据安全风险评估、防范、处置等方面开展协作。

确保数据安全风险可控,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实施官方指引来了!

在数字经济的洪流中,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其价值日益凸显,但同时也面临着重重安全风险。为了确保数据安全,官方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实施细则》(试行),这一举措标志着数据安全监管迈入了新的阶段。

为了强化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的风险管理,确保其安全运行和业务连续性,《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监管指引》出台。该指引适用于各类商业银行,依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商业银行法》制定。第三章明确,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部门需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定期评估风险并实施分级管理。

运行维护管理是关键,第四十一条要求加强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及时处理安全事件。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安全管理流程在第四十二条中详细说明,包括身份鉴别、权限控制和审计记录的保存。系统终止运行时,数据和系统的安全处理是必要步骤,第四十三条指出要保存日志并确保其完整性。

电子银行风险管理评估涉及架构适应性、管理层的认知能力、风险管理体系、人员配备与培训,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第三十条)。系统安全性评估着重于物理安全、数据通讯、应用系统等方面,确保加密技术、服务器配置和数据库安全等(第三十一条)。

确保数据备份的异地存储,以应对可能的数据丢失或灾难恢复。技术文档和重要数据的管理同样严格,备份副本异地存放,按照规定期限保存。在客户服务方面,银行需在系统影响客户时及时通知,保持透明度。以上措施共同构成了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旨在维护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客户信息安全。